向上人物访谈 | 信息化事业部朱美利
2024-02-17
哈喽小伙伴们大家好~
又到了向上人物访谈时间了
本期的访谈的人物是
信息化事业部总监-朱美利
#前言#
对于公司信息化部门的同事,大众会有很多刻板的印象:“沉默话少、格子衫牛仔裤、修电脑的、会下载软件、修打印机、安装监控等等......
记得第一次和朱总监见面是三年前,那时候我还在负责招聘模块,当时为朱总监办理入职手续时,发现朱总监和我印象里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完全不一样,朱总监穿着休闲,谈吐有趣。
朱美利-江苏昆山人,有着12年信息化部门管理工作经验,目前任职信息化部门总监职位。
在正式访谈之前,朱总监谈到:“入职经纬前,2021年3月份第一次到合肥与熊总探讨公司信息化建设,熊总谈到了公司对信息化的战略布局,我们要做智能工厂。随后我参观了整个经纬工厂,参观结束后,熊总对打造智能化工厂的热情和坚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。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工厂实际情况。我决定来到经纬为建设智能化工厂的目标而不断前进。建设智能工厂不仅要了解外部需求,还要了解内部需求,更要对智能化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布局。当今信息化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,作为管理者要有知识的积累、纯熟的技术、缜密的逻辑、严谨的战略分析等。太阳集团tyc4633集团合肥制造基地基本是从0到1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,要实现智能化工厂,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"
1来到经纬后围绕着工厂智能化转型做了哪些事情?
“来到经纬后,沿着公司层面的战略目标我做了一个3-5年的部门目标分解计划。我看到合肥三家企业没有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,针对这些我们做了很多改进:网络布局、核心机房、IDF机柜、工厂无线覆盖、规范网络行为及信息安全管理、规范个人权限管理、落地考勤与门禁系统、导入OA系统、BI智能分析看板、MES系统定制开发、私有云平台服务器虚拟化、深化功能应用(加料、调漆、CTQ系统)、研发三大平台(制造、品质、运营)帮助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决策、开发部门驾驶舱帮助部门进行管理、配合自动化做检测数据的采集、分析、展示等等,力求合肥区三家公司的所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。
我当时记得最清楚的两件事情:一是2021年刚来的时候,我看到熊总办公桌上有很多待签的单据,像一座小山一样,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能达到便捷式在线审批,实现无纸化办公。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单据通过OA平台进行签核,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决策效率,也防止了纸质单据丢失问题。二是关于人资部门反馈的考勤问题,我们之前是主动式刷卡,这种打卡存在难以管控人员动向的缺陷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和人资部门上线人脸识别系统,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考勤、就餐、门禁等的管控,实现了合肥三家公司考勤、就餐、门禁的互联互通。
2今年我们拿到了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荣誉,信息化部门做了哪些努力让我们拿到了这个荣誉?
首先,拿到企业技术中心的荣誉,可以总结为三点:1.熊总对信息化变革非常重视。2.公司的资金投入和推行力度。3.信息化部门的产出。
这两年来,我们研发几十套大大小小的系统,其中自主开发的系统,有11套拿到了软件著作权,这些自主研发的系统让我们快速拿到了数字化车间、专精特新、长三角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荣誉。这些荣誉对于我们申请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是非常大的加分项。
3总监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项目?在开展项目的时候面临了哪些困难?是如何解决的?
印象最深刻的就是MES系统,这个系统落地真是一波三折,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。
为什么MES系统这么难以落地呢?首先,MES系统落地难属于行业痛点,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流程、工艺和管理方式,而之前上的MES是市场化的标准产品,强拿标准化的产品去直接套用,就会导致水土不服,各部门使用率低,逐渐产生抗拒不愿意去用。所以个性化适配非常重要,把市场标准化的产品转向定制个性化产品,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。其次,公司高层与基层存在认知差异,MES系统的价值在于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,但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基层员工的日常操作。如果仅是高层看到了系统价值,而基层员工对系统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接受度,就会出现实施意愿不强、使用率低下的问题。再次,数据采集的难题,MES系统依赖于准确、及时的基础数据输入,很多情况下,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员工人工录入。改变了员工长期以来的工作习惯,产生抵触情绪,尤其是当员工不理解这些数据的重要性时。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不断的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对系统价值的认知,同时还需要考虑引入自动化技术,引入物联网传感器、条形码/二维码扫描等,减少人工录入的负担。最后,变革管理的缺失,MES系统落地实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变革。它涉及到流程重组、职责重定、绩效考核方式的调整等多方面的变革,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策略,很难改变员工旧有的工作习惯,从而导致实施受阻,难以全面推动落地。
我记得2021年4月份入职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动MES落地。6月份项目正式启动,当时整个项目组只有三个人,同年11月份第一轮推动MES系统落地基本是失败的,之后我们调整方向继续推动MES系统,一直到2023年年初MES系统定制化功能上线后有了很大的改善,之后熊总在“落地回头看”时发现MES使用率还是很低,我们当时立马进行了项目的再次复盘,总结问题原因:1.太过于依赖原有系统的功能架构,没有站在制造现场实际情况的角度去开发解决问题,只是在原有的系统架构去小修小补,生硬的推动,导致水土不服。2.项目成员不足,前期整个项目组成员最少的时候只有3人,最多的时候也只有6人,项目因资源不足导致推进困难。
复盘后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团队调整方向去解决问题。通过与黄奇志厂长和张晨光经理沟通了解到,当初的看板样式和功能并不是现场想要的。我们积极和现场讨论,让制造部门参与到功能设计、看板设计、报表设计中来,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颜副总、黄厂长和张经理还有各部门主管,对怎么让系统既便捷又方便管理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。因为充分采纳了制造的建议,再加上主管观念转变,用电子化的报表、看板来了解、分析、决策问题,后面系统上线时使用率提高了。到目前为止MES使用执行率已经达到90%以上。
MES系统的成功落地离不开熊总及公司各级主管对MES系统导入的决心和支持,我们信息化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不断增加与现场的互动,努力解决现场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4在整个MES系统项目推进中是否有遇到阻力,团队成员或者跨部门合作上有没有出现意见不一致,冲突的情况,我们是如何去化解的?
当时推进的时候团队内部外部都有很多问题。这套MES系统是标准化的产品,当初我们重新上线时并没有计划去重新设计框架,也没有时间去现场了解问题,在推进系统上线的过程中,我和张经理产生了一些方向上的分歧,再加上不断有新的系统开发需求插入,张经理时间紧任务重,面对着各种系统的交付,交付到底是要数量还是要质量,我们在讨论中有过激烈的争论。
系统上线后生产现场也异常痛苦,生产现场如果不进行扫码,就没办法继续生产。在系统实际使用中也有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生产不愿意使用MES系统。随着MES系统推进进度的不断深入,我们部门也需要安排夜班处理晚班MES系统问题,导致前期本部门成员的不理解等等。
不过这些问题正恰恰说明了MES系统能成功导入并落地的不易,后面通过我们团队一起跑现场了解使用痛点,在设计方向上达成了一致,随着项目组人员逐渐梳理完善整个业务流,推进阻力也在逐渐消失了。
5传统制造业要向智能化迈进,总监您觉得我们还需要去做什么?
我们未来要向智能化迈进,还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1. 建立数据资产,提高我们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,当我们收集完数据后要进行数据分析,让数据说话,让数据能创造价值、赋能业务、提升公司形象。2.加强技术创新,智能化工厂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,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AI等等,全面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。3.加强信息安全管理,智能化工厂的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更加严格。4. 持续优化改善,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,提高智能化的水平。
6 总监可以请您谈谈在工作中您是怎么要求自己和信息化团队的吗?
我借用《论语·颜渊篇》中的一句话来做总结吧-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。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,更是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。职场中,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,更要学会倾听和沟通,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,以便更好地合作和解决问题。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时,这时候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又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。当我们面临困难时,要学会换位思考,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,寻求共同解决方案。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,还能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总之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一种重要的原则,它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、诚实守信地与人相处,并学会换位思考、共同解决问题。只有遵循这一原则,才能在日常处事和职场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。
关键词:
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
相关文件
推荐新闻
2025-08-01
2025-07-08
2025-07-01
2025-07-01
分享到